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歡喜奉獻的歲月

筆者:葉明豪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【作者速寫】葉明豪先生,民國四十三年投考空軍通信學校,四十六年畢業,服役空軍戰鬥部隊與後勤單位三十三年。退伍後參與慈善志業和志工服務迄今。 民國七十七年元旦自服役三十三年的空軍退伍,看到前輩們在家含飴弄孫,或是到公園散步聊天,在廟口觀棋、下棋,也有人轉謀他職,各有自處之道。 退伍後,筆者跟隨一個宏揚孔孟學說的團體,到過馬來西亞與泰國兩個月;當地華僑世居異邦,但都沒有忘記自己是炎黃子孫,見到至聖先師孔夫子掛像,會行三鞠躬禮,或跪拜叩首,且很願意研究孔孟學說。 弘揚孔孟學說活動,每年數次,如去年在泰國與東馬舉辦講座後,又到柬埔寨各地義診、施白米等,具體實行仁義之道。 孔子曾經讚美子貢所提「如有博施於民,而能濟眾」者,「何事於仁,必也聖乎!」並且說:「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,能近取譬,可謂仁之方也已!」 初退伍時,在泰國見到僑領鄭博士創辦「報德善堂」救災濟貧,有口皆碑;筆者雖無力救災,想想應可濟貧,乃「見賢思齊」,並依著孔子「見善如不及」教誨,回國即邀約志同道合同學、親友,成立小規模的「白陽慈善會」,開始訪貧;大家有錢出錢、有車開車,跑遍屏東縣各鄉鎮,十年間實地濟貧、慰助了一百四十餘個案,直到六年前因善款收入不足才暫停。 在這段歲月中,看到痛苦呻吟的貧病家庭,卻也見到「富人一頓飯,窮人一月糧」的景象,相當令人感慨! 孔子又說:「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。」濟貧之餘,筆者常寫勸善文章,二十年來在慈善宗教雜誌,無酬發表了百餘篇,盼能拋磚引玉,籲請讀者一起行善!服役空軍練習寫作投稿時,受到當年《青年戰士報》主編吳東權先生鼓勵與指導,參加國軍新文藝運動,寫作漸有進步。 如果再有時間,便到「老人之家」當志工,服務孤苦殘病的老人。八年來,擔任心靈輔導工作,陪伴著老前輩,講故事說道理,談往事憶當年,輕哼小調趕走寂寞,快樂度餘生;年齡最大的一位是由陸戰隊退役的陳家榮老先生,活到一百零五歲。 如此奔波雖然很忙,但過得很充實,賺到金錢難買的心靈快樂;只是退伍將近二十年,疏於問候長官、同袍,真是抱歉!(點閱次數:720)